首页 > 民间谚语 > 天雨虽宽,不润无根之草; 佛法虽广,不渡无缘之人。
  • 《天雨虽宽,不润无根之草; 佛法虽广,不渡无缘之人。》

    字体大小:
    作者:
    简介:
    天雨虽宽,不润无根之草;佛法虽广,不渡无缘之人。

    天雨虽宽,不润无根之草

    • 字面意思: 天上的雨露虽然广大无边,能够滋养万物,但它也无法浇灌、救活一株没有根的草。

    • 深层寓意:

      • “天雨”:象征着外界的帮助、机遇、资源、智慧的法雨或一切美好的可能性。它本身是丰沛且无私的。

      • “无根之草”:比喻那些自身没有根基、没有内在生命力、不愿主动吸收养分的人或事物。“根”在这里代表了个人的基础、善念、悟性、主动性或改变的意愿。

      • 核心思想: 外部的条件再好,如果自身不具备接受和利用这些条件的基础与意愿,那么再多的机遇与帮助也是徒劳。强调的是“内因”的决定性作用。

     佛法虽广,不渡无缘之人

    • 字面意思: 佛教的教义虽然博大精深,普度众生,但它也无法超度一个与佛法没有任何缘分的人。

    • 深层寓意:

      • “佛法”:泛指一切能够引导人向善、解脱痛苦的真理、智慧与方法。

      • “无缘之人”:并非指佛有分别心,不愿渡某人,而是指那些内心闭塞、不相信、不接纳、不愿听闻和实践真理的人。“缘”在这里指的是感通、接纳、信受的契机和条件

      • 核心思想: 再高的智慧与真理,也需要对方有愿意倾听和相信的耳朵与心灵。如果一个人从根本上拒绝,那么真理也无法对他产生作用。强调的是“主观能动性”的重要性。


    整体理解与现实启示

    这两句话共同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任何外在的拯救、帮助和机遇,其最终生效的前提,都取决于对象自身是否具备相应的内在条件与主动意愿。

    这并非一种冷漠的“筛选”或“放弃”,而是一种对客观规律的尊重:

    1. 对求助者的启示: 不要一味地抱怨命运不公或没有贵人相助。首先应该反求诸己,问问自己是否准备好了?是否拥有“根”(如能力、品德、准备)来承接机遇?是否与机遇和贵人“有缘”(如开放的心态、学习的意愿、积极的行动)?自助者,天助之。

    2. 对助人者的启示: 无论是教育者、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帮助者,都需要明白,我们的善意和付出不能强加于人。要选择那些“有根之草”和“有缘之人”来倾注心力,这样才能让帮助真正产生效果,避免能量的耗散。这既是智慧,也是慈悲。

    总而言之,“不润无根之草,不渡无缘之人” 是在提醒我们:个人的努力、开放的心态和内在的准备,是获得成长与救赎的绝对基础。 在期望得到任何外力的帮助之前,先让自己成为一块能够吸水的“海绵”。


编辑力荐
62好书推荐